6千元到手,該怎麼用?5個花錢的原則,幫助小資族檢視個人消費習慣,理財從這一步開始!
目錄
發錢囉!花錢囉!
全民共享普發6千元現金已經開始發放,只要是國內現有戶籍的國民(含112/12/31前國內出生並領有出生證明的新生兒)都能享受到政府給的大紅包(雖然羊毛出在羊身上)。
開心之餘,對收入有限的小資族來說該如何「運用」這筆不大不小的錢,應該已經成了不少人頭痛的問題。
(延伸閱讀:每個月領不到3萬元!行政助理薪資揭密,現任行政助理薪資單大公開!)
我媽常說「沒錢煩,有錢惱」,確實如此!
在開始有收入並且對金錢、財富、投資、消費和退休等觀念有些微的認知之後,每當我要消費(花錢)時都會陷入該為「眼前的快樂」或是「未知的將來」的掙扎中。
行政助理極其有限的薪水,要用於維持家用、展現孝心、追逐夢想還要及時行樂,每次以為自己已經做出最佳選擇後,總是又會懊悔怎麼把錢花在這種地方!
曾在某本書中看過這樣一句話:
這句話揭示了一個事實:如何對待金錢,會深刻影響我們成為哪一種人;更精準地說,花錢的方式,就會決定我們是哪一種人。
小資族!你清楚你的消費習慣嗎?
對小資族來說,每一筆收入不論多少都得來不易,在消費時更應該多一點心眼,讓花出去的錢獲得最大效益。
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是踏上理財這個宏圖大業的第一步,回想自己生活中的每一次交易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再改善,或做更好的運用。
「錢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但在我自己的經驗裡,加上觀察身邊的例子,認為多數時候我們根本不確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藉著這篇文章我把個人消費的習慣統整成一些原則,這些原則純粹是我個人生活經驗的紀錄。
雖然幾年下來我依循這些消費原則和獨特的儲蓄方式存下了一筆能開起投資大門的基金。
(延伸閱讀:小資族月薪3萬多,我用這方法無痛存下一筆投資基金!)
但是提供更好的消費建議或更正確的金錢選擇,讓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步入財富自由的殿堂並不是我想達到的目的。
我主要目的是想把平時花錢時的思考脈絡具象化,藉此提醒和我一樣收入有限的受薪階層,必須在每一次消費時都是有「意識」的,要很清楚這筆錢將換得的是什麼,而不是懵懂間就把辛苦工作賺來的錢變不見了!
另外要提一下,文章裡面我會偶爾提到我老婆的消費習慣以作為對照組,用來凸顯每個人的消費習慣與價值觀的差異,不一定是哪個就是對的或比較好。
因為我們財務是各自獨立管理,所以並不會因此造成衝突進而影響到夫妻的感情,這點請大家就不用太擔心了(有人擔心嗎?)。
5個花錢的原則
原則一:不買硬要的東西
「在每次消費前先區分這東西是需要?還是想要?」,已經是大家都聽到厭煩的消費建議;想要的東西真的就不能購買嗎?這個大哉問就先不討論。
這邊先說我發現購物時除了「需要」和「想要」之外,讓錢花的不明不白的其實是「硬要」的東西。
什麼是「硬要」的東西?就是不需要也沒特別想要,只是為了符合店家的折扣遊戲規範,硬拿來湊數用的東西。
舉幾個實例:
當我進到便利商店從冰箱拿了一瓶冷飲,結帳的時候店員客氣的詢問,現在同品項買兩件有折扣,要不要多帶一件呢?你會多買一件嗎?
我沒做過科學統計,所以並不知道會有多少比率的顧客會真的多帶一件,但我很確定我老婆就是會那個會多買一瓶的那類顧客。
在她的想法裡飲料反正都會喝,為什麼不趁現在多買一瓶換算下來還比較便宜。
但對我來說是「現在」想喝飲料,一瓶就可以滿足當下的欲望,多的那一瓶對我來說就是不需要也沒有想要的東西;即便這樣單瓶的價格比只買一瓶便宜,但對我而言就是多花的錢。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情形是「滿千送百」的優惠陷阱。
常見情況是我和老婆進到大賣場時原本只想買件T恤、褲子或是一罐洗髮精、沐浴乳、洗衣精,但發覺有這個活動後,為了達到折扣的門檻,就會開始往購物籃裡多塞好幾樣不在原本購買清單內的商品。
如果是保存期很長而且最終會使用的家用品那倒還好,因為遲早會需要(雖然還是有侵占居家生活空間的問題),但多數時候都是想不到要買什麼(因為需要的東西已經買了,沒列在購物清單的就是也沒想到的),於是就硬挑那種即便沒有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的東西,像是香氛瓶、衣物芳香袋、除濕盒和一大堆零食。
原則二:平價商品也很好
我不只一次在理財文章中讀到專家倡導:要買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東西,當然,對一般人來說所謂「最好的」通常就是價格相對高的。
專家論點為以下兩點:
一、品質好的東西雖然貴但比較耐用,使用的年限比較長,分攤之後其實反而便宜。
二、用好的東西可以提升個人品味,拓展眼界到另一個層次,激勵自己奮發向上之餘還能增加自信。
這些論點大致沒錯,像是前幾年購屋後要新增添的家電用品和家具,考量到日後生活的舒適感與後續維修的困擾,當時就選擇了預算內價位較高的品牌,幾年下來也的確感受到這些東西帶來的便利。
(延伸閱讀:小資族該投資還是先買房?除了複雜的算式,你應該先思考這3件事!)
即便如此,我也不是每次消費都會選擇高價的品項,因為很多商品我實在鑑別不出來貴的和便宜的有任何差別。
就以最能展現使用者品味的「服飾」來說,當我還過著一人飽全家飽的單身生活時,也曾經追求過高單價的名牌商品;買衣服都在百貨公司專櫃,一件衣服動輒近千元,如今回想當時購買過價格最誇張的是一件1200元的NIKE短袖T恤!
隨著年歲增長慢慢發現,一條價值近4千的名牌牛仔褲跟5百多元的雜牌牛仔褲使用年限似乎差不多;使用者體驗也沒多大不同,外觀上更看不出差別,更別提我並沒有因為穿了3、4千元的衣服就得到別人讚賞的眼神,或是上到社經地位金字塔的另一層次。
我相信精緻的奢華品肯定會讓使用者有別以往的感受,否則在市場機制下早就被淘汰,在經濟能力與個人品味還沒能跟上前,偶一為之為生活增添情趣是可接受的,但每次消費都選擇高端商品那只會讓自己陷入經濟焦慮中。
原則三、不過度比價
現在社會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快速,當我們想知道一項商品所有的價格時,只要動動手指划個手機就能知道。
也因為如此,當和老婆決定要購買一項較高價的商品(不論是需要還是想要)時,我們就會陷入比價的無間地獄。
我們會各自拿著手機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尋找報價最低的店家;找到之後又怕被騙,就再花更多時間研究店家的商譽、評價和顧客的回饋,一趟下來起碼要折騰兩三個晚上的時光。
比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省錢;但為省下那幾百元的價差,卻消耗了我們原本可用來休息、學習、處理家庭瑣事和陪伴小孩的時間,實際上更不划算。
時間是除了金錢之外我們所擁有最珍稀的資源,而且它不可再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當要購物時就不會再漫無邊際的比價,我們會先挑出兩到三家有口碑的店家,稍微比較一下各自的方案,討論之後就會做出決定。
原則四、免費的娛樂
該說自己很幸運吧!長輩和朋友圈中都沒有將抽菸喝酒吃檳榔作為消遣娛樂的人,所以自己當然也就沒有動機養成這些既傷身又花錢的壞習慣;另外像遊戲、電玩等也因為本人實在沒有耐性,因此省下一筆可觀的花費。
這一點我們夫妻的觀念倒是很一致:作那些要殺時間的事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我平時最大的消遣娛樂就是讀懸疑犯罪類的小說,老婆則喜歡網路追劇。
因為我的個性也沒有在追求「第一時間享受」,雖然會習慣性在「博客來」瀏覽新書介紹,但不會衝動到要立即下單搶先閱讀。
我相信好的故事是禁得起時間檢驗的,最近因為被翻拍成影集《模倣犯》就被我拿出來重讀,依然很享受劇情帶來的衝擊與感動!
辦了借書證之後,圖書館就一直是我主要的閱讀書目來源,假日時趁著帶小孩到圖書館借童書時也挑幾本感興趣的小說;如果都沒有看上眼的,那我還有第二選擇,就是我工作的大學的圖書館也可以借書,資源相當豐富。
(延伸閱讀:不知道這5件事,你還想進學校工作!:薪水、內容、環境、壓力、職缺,一次讓你清楚明白。)
不過這邊要強調一下,如果是需要長時專注間閱讀並且筆記的工具書或寫作參考書,我還是會不惜重資買回家的,畢竟讀這類書籍就不是為了娛樂,而是自我成長的投資,兩者閱讀的性質是不太一樣的。
或許有人認為,平時工作照顧家庭已經夠辛苦了,想娛樂一下自己,還要想東想西省這個省那個,這樣不是讓自己心裡更痛苦嗎?
確實是如此,雖然古人說「玩物喪志」,但生活中沒有一點調劑身心的消遣,實在太過苛刻自己。
只是每人價值觀不同,我和老婆就只是剛好沒有特別花錢嗜好和娛樂活動,如果你有自己喜愛的事物,當然可以花錢享受其中的樂趣,只是當你有更高遠的目標想達成時,是不是合理分配娛樂的資金,才能讓自己更踏實呢?
人不是機器,一直處於高能的工作狀態總會吃不消的,適當的娛樂消遣能讓人放鬆休息;在不花錢的前提下,就滿足自己的娛樂時光,削減了一定程度的焦慮與不安,這樣身體和心靈才能無後顧之憂了好好休息。
(延伸閱讀:連假過後不想上班:工作倦怠!鋼鐵人和雷神索爾也會遇到的職場難題)
原則五、盡量不使用信用卡
很多大神會把信用卡作為理財工作,認為正確使用信用卡消費,不僅可以減少支出還能獲得額外的優惠。
我老婆就辦了不少張卡(多到我都不知道有幾張),根據她的說法每一張卡就像在玩魔法風雲會一樣,都有各自的使用時機和方法,各種現金回饋、累積里程、紅利積點……等,但我實在沒有那個腦筋和耐性去理解這種事,而且也不認為這樣刷卡消費真的有賺到什麼,所以我就只有一張信用卡,而且盡量不去使用它。
早先我也認為信用卡消費相當方便,不僅購物時有折扣,配合卡片的積點功能一段時間後還能用點數換取免費的咖啡或紀念品,似乎相當划算。
但是我後來發現信用卡就是在無意識的預支未來的錢,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外還要再償還上個月的卡費,這樣不僅打亂了我的理財規劃,而且刷卡會讓人忘了花錢的心痛感覺,有超額消費的風險!
於是除了經營部落格在申請時就綁定從信用卡扣款的伺服器和網址的租賃費用,平時交易都盡量使用現金,有多少就花多少,每一次把錢錢拿出去時都會含淚和他說bye-bye;現金不夠去提款機提款時,你可以清楚知道還有多少餘額,花錢有感才能深刻體會到賺錢的辛勞,下一次要花錢時就會多想一點。
結語
錢對每個人來說都有專屬對待方式,有人一毛錢打二十四的結,不花任何錢或享樂,有人則是樂當個月光族,從不預先安排未來的財務。
在這兩種極端之外的多數人,則是一直努力設法在「及時行樂」和「安享餘生」之間取得平衡,而這種掙扎很可能沒有窮盡的時候。
現今環境身邊充斥著鼓勵消費的各種資訊,要克制住自己不把錢從口袋掏出來真的非常困難,然而「沒那個尻川,就不要吃那個瀉藥」,過度消費的惡果最終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對!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要花錢那就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預算、規劃和習慣,定時回想檢討自己的消費習慣;在強調一遍,上面這5個消費原則是要提醒大家在花錢時要「有意識」,而不是說只要遵從這些原則你的資產就多出幾千幾百萬!
如果你對這些原則有任何想法,或是想分享自己的消費原則,又或是想知道更多小資族理財的知識,都歡迎在留言區留言;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把它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