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和職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學習成長的場域,然而我們若是帶著學生思維硬闖職場,可能只會跌的鼻青臉腫;這篇文章讓你摸透校園與職場的5項思維差異!

不懂這5項校園與職場的差異,準被職場現實打臉!社會新鮮人該調整的學生思維

職場上的絆腳石:學生思維

又到了六月的畢業季,依據教育部的統計,今年預計有近27萬的畢業生會從各級大專校院畢業,其中的多數人會成為「社會新鮮人」(new graduate / fresh graduate)進入職場的潮流中。

如果從小學入學算起到大學畢業,多數青年已經當了16年的學生,甚至可以說從我們有意識開始,學生這個身分就一直陪伴我們到成年,因此對於如何當「學生」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對於「校園」的生存法則也所知甚詳

然而,再踏出校園走進到職場的那刻起,不僅換了一個全新身分,對於社會與職場的遊戲規則也得重新摸索;許多人可能認為在學生時期已經有工讀的經驗,對於職場不是完全的陌生,事實是,成為「全職」的職場人在面對工作時的心態還是跟工讀生大相逕庭!

第一次聽到「學生思維」這個詞,是在從事教職的時候;那時的前輩向我傳授了一些班級經營和教學的訣竅,就提到「學生」會有獨特的思考模式,身為老師必須摸透這些思維模式,這樣才有跟學生進行溝通的可能。

(延伸閱讀:我是如何進到一所國立大學工作:文科男的工作歷程)

後來從不少職場精進或是個人成長的書籍裡,又反覆讀到「學生思維」這個詞時,不過通常都是帶有貶義和責備的語氣;書裡多認為進入職場就必須轉換、改變操控我們十多年的學生思維,否則就會在職場上活得很辛苦,甚至會被職場淘汰

帶著學生思維進入職場,可能會被職場現實打臉

學生思維真實情境

在有限的篇幅內很難說清楚什麼是「思維」,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人有意識的認知過程」,我自己的白話文翻譯就是「在某種狀況下我是怎麼想的」,這邊先舉兩個真實案例:

案例一

阿倫是單位新徵聘進來的工讀生。面試時,主管已經將未來的上班時間和必須負責的例行工作都跟他說清楚,阿倫當下也表示都能接受。

正式上工的第一天,阿倫就遲到了。他一臉歉意的進到辦公室,並向管理人解釋是因為前一晚為了趕一份課堂報告熬夜到凌晨3點多,本來想小睡一下就來上班,沒想到卻睡過頭遲到了1個多小時。

管理人雖不太高興,但想想學生畢竟還是以學業為主,也沒耽誤到工作上的急事,而且工讀生是領時薪的,所以就要阿倫還是注意時間管理,不要再犯。

第二天,上班時間到了管理人卻不見阿倫出現,擔心會不會是在來上班的途中出了什麼意外,所以趕緊打電話給他,卻都是無人接聽。

一整個早上,管理人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不斷的撥打阿倫的電話,甚至還連絡了他就讀的系所,而系辦卻也只能提供手機,對尋人也沒辦法再提供更多資訊。

終於在接近中午時,阿倫接了電話,說自己早上都在睡覺沒有聽到電話響,接著還不等管理人發火,他老兄就先悠悠說他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所以就當他離職了,他也不會要前一天的工資,說完就掛了管理人的電話,留下一臉錯愕的管理人……。

(延伸閱讀:工作時學歷重要嗎?文憑有用嗎?2個面向讓你清楚學歷在職場上的作用與重要性!)

案例二

小雯和小湘是在同一時間進到單位的工讀生,來自不同科系的他們在日常生活沒有交集,本來就沒太多共同話題可以聊;不過在工作上,兩人劃分好各自的權責,輪值排班的時間也說清楚,這樣共事起來倒也相安無事。

然而,一個學期過後,小雯開始會向主管抱怨小湘沒做好該做的事,讓她來上班的時候要多撥出時間做其他事;小湘知道之後也反駁說誰做什麼事是已經說好的,小雯自己還不是遲到大王,辦公室電話也沒再接……,類似的小紛爭開始不斷出現。

有一天,安靜的辦公室突然傳出爭吵的吼叫聲,把每個人都嚇了一跳。只聽到一個人大喊「垃圾都是我在倒,水杯還要我收?」,另一個聲音也不甘示弱的吼回去「上次已經我收了,這次當然輪到你啊!」只見兩個小女生怒目對視,邊說還邊往辦公桌摔文具。

在工作場合和同事發生衝突是極不明智的行為

在另一間辦公室的主管聽到爭吵聲,出來看個究竟,在了解事情的大概之後把兩位請進辦公室深談。

往後幾天,就只有小湘來上班,大家都不知道那天之後發生什麼事;主管的說法是小雯因為準備要去校外實習所以離職了,如果大家有認識的學生可以介紹來應徵工讀生。

辦公室又回復原本安寧平靜的氣氛,只是每次小湘來上班時總是板著臉,做事情也是要人再三催促,消極應對;一個月後,又聽主管說小湘因為要準備考研究所所以也離職了。

這兩個我親所見的實例,一個漫不經心,太過自我;一個衝動行事,咎由自取,從中可以看出一點「學生思維」放到職場後產生的矛盾。

「學生思維」是指那些思考的過程中具有一些特定的特徵,這些特徵在學生時代或許足以應付問題,但在職場或者更廣泛的生活中不僅不管用,甚至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每個人的生命際遇不同,職場的問題也是千奇百怪,若是不轉變思考方式,就算讀了再多的職涯規劃書籍,灌了多少成功學的雞湯,未來遭遇的問題也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解(這也是職場和校園的不同)!

然而,在漫漫的職涯發展的路途上,人的成長規律是有跡可循的,而甫從學校畢業的後繼者,或許可以循著前人的足跡,轉變自己的「學生思維」在邁向成功與幸福的旅途中,試著踏穩每一步。

接下來就以我的觀點和個人經歷,彙整出幾項「校園」與「職場」的差異,同時提出面對這些差異要如何轉換思維來因應;如果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

「校園」與「職場」的5項思維差異

追求目標的差異

在校園中,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學習知識和取得學位;學生來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學習知識,獲得學位,並建立基礎技能,在這裡我們可以只是單純的學習者,只管把教授給我們的各項知識想辦法吸收。

進入職場後,我們轉變為知識與技能的實際執行者,將其應用於工作的真實場域中來協助公司實現業務目標,推動公司的發展,而個人在工作中也藉此取得成就感和專業發展。

  • 心態調整

隨著從校園到職場的轉變,我們的學習目標也隨之調整和擴展。在校園時代,學習的重點是為了應對考試、取得學位,並獲取基礎知識和技能。

這些目標與個人相關,其成敗(成績好壞)也只影響到我們自己而已,也因此學生偶爾會選擇用鬆懈、應付的態度來面對學校的學習。

然而,進入職場後,環境頓時轉為嚴峻、現實,為了不被淘汰我們就必須持續進步和發展,這包括自發性的不斷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跟隨行業發展的步伐,提升自己在職場中的競爭力。

(延伸閱讀:刻意練習用於提升行政工作專業技能的4個步驟)

在職場,個人在業務上的失敗,有時可能關係到整個公司或單位的存亡,所以公司通常不會以寬容的胸懷來面對業務上的失敗者,為了不讓這種殘酷的情況發生在自身上,我們只能不斷學習和成長,不斷調整學習目標,以應對變化的環境和職業需求。

員工在職場的目標是協助公司發展

責任認知的差異

「責任」一詞有兩個層面的解釋,從積極面來說,責任就是本分應做的事;從消極面來說,責任是在道德或法律上,因某種行為的結果,別人給予的評論或處分。

學生的本分就是「學習」,責任範圍多集中在課業或課外活動,包括完成作業、參加考試、以及參與社團或活動。

這些責任大多屬於個人,對他人的影響相對有限;如果未能完成某個任務,最直接的影響通常只是個人的學習成效;一般來說,外部對於學生不負責任的結果多採寬容的態度,所以不會因此得到多嚴厲的處分,也因此,這些「責任」很容易被學生因為眼前的享樂或個人的利益而被拋諸腦後。

然而,進入職場後,從我們接受這個職務的那刻起,也代表願意接受願意接受工作中所做選擇的後果,無論是好或壞。

在工作中,我們所承擔的責任不僅影響到自己,還會影響到同事、團隊、客戶甚至整個公司的運作;我們的工作表現、決策和行動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業績和團隊的成敗。

所以在職場上,我們看待「責任」的態度嚴重關乎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及信任感;而別人對我們的工作評價和是否信任我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職涯發展。

  • 心態調整

當我們開始擔任某項職務,首要任務是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角色和責任;職位不論高低都有其特定的職責和期望,身為員工需要清楚職責範圍以及上司和同事的期望。

更重要的是,務必嚴肅的看待這些「責任」,請拋棄掉學生時期把責任視為虛無飄渺存在的可有可無態度,不要等待別人來分配工作或提醒你完成任務,主動尋找可以貢獻的地方,並且積極參與到團隊的各項工作中

(延伸閱讀:聽過的都認同!2個藏在《SPY×FAMILY間諜家家酒》裡的職場生存硬道理)

並在每次犯錯時進行反思與檢討,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主動尋求改進的方法,並在後續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準備和細節,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責任感,以贏得同事和上司信任。

時間管理的差異

「時間」對現代人來說已經成為一項寶貴的資源,不能妥善的利用時間形同浪費掉許多機會,如能有效的規劃、利用時間,則能為生命各層面帶來許多益處;因此,「時間管理」是現代人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

當還是學生時,校園生活的時間管理較為彈性;除了一些固定的課程時間表和考試日期,其他多數時間是能自由安排的,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和喜好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彈性地處理學業、社交和娛樂。

在校園時,即使因為過度自由的安排時間導致必須面臨因拖延、浪費時間所造成的後果(作業、報告交不出來、上課缺席、睡眠不足等),通常也不會影響其他人。

一旦進入職場,「時間管理」就變得複雜起來,我們需要應對工作時間上的各種挑戰和壓力,包括專案期限、會議安排、工作優先順序等;另外,也會遭遇更多的外部干擾和不可預見的事件,這都會對時間管理造成挑戰。

  • 心態調整

進入職場之後,我們必須更加重視「時間」這個資本,不要隨便就虛擲浪費;跟把有限的金錢花在刀口上的道理一樣,時間也必須用在真正重要有價值的任務上,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執行:

設定明確的目標和優先順序: 在職場中,明確的目標和工作優先順序是成功的關鍵。確定每天或每週的重要任務和目標,並按照優先順序進行安排和完成。

制定有效的工作計劃: 建立有效的工作計劃和日程安排,包括固定的工作時間、會議安排和休息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確保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學習說不和拒絕: 在職場中,學會拒絕不必要的干擾和多餘的工作,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處理重要任務。

(延伸閱讀:不想再為別人的工作賣命!4 個步驟讓你拒當職場救火隊,有效SAY NO又不得罪人!)

設定明確的目標和優先順序

面對壓力的差異

在校園裡,主要的「業務壓力」來源是學業和考試。這些壓力雖然也很大,但通常有明確的時間範圍,例如期中考和期末考,繳交作業報告也會有截止日期,完成後就可以獲得相對的放鬆。

進入職場後,壓力的來源和形式會變得更加複雜與強大,員工需要面對的是工作績效評估、職業發展的競爭、以及團隊合作中的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的挑戰

而且工作是持續的,每天每時都有新的挑戰和任務,並且通常會要求負責人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此外,來自上司、同事、客戶的期望和要求,也會使得工作壓力變得更加多層次和難以控制。

  • 心態調整

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推動我們持續進步的重要動力,不管我們在哪個人生階段,都會有其相應必須面對的壓力;然而當壓力過大時,則會產生焦慮、憂愁、恐慌等負面情緒甚至影響到健康。

當我們面對職場壓力時,別過度驚慌,認為自己會搞砸所有工作上的任務;我們要先認知到所有的壓力都是可以透過學習來積極面對和處理。

首先我們不妨將工作壓力視為成長和提升自己的機會,而不是單純的負擔

再來當我們遇到困難或壓力時,不要害怕尋求幫助或建議。很多時候,向主管或同事開誠布公的討論問題,不僅能夠減輕壓力,還能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另外,做好時間管理,制定每天的工作計畫,列出需要完成的任務並設定優先順序,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條理的完成工作,避免因為混亂而產生的壓力。

最後是注重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規律的作息,給自己安排合理的休息時間;在下班後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或與家人朋友共度時光而不是繼續處理工作上的事,都能幫助我們放鬆身心消除壓力。

(延伸閱讀:工作讓你忙到沒時間享受生活?別再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你該思考的是工作與生活「有效整合」!)

面對職場壓力時,別過度惶恐

人際關係的差異

在校園裡人際關係的網絡一般來說兩類,一是建立在友誼和共同興趣之上,這樣的情感連結通常較穩固而長久;一是為了完成課堂作業或小組任務而產生,基於此的關係通常是短暫的變動的,不論是哪一類,在校園中的人際關係普遍來說都是較輕鬆且單純的。

而職場中的合作是為了達成公司或部門的目標,具有更高的責任感和持續性,因此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更多的是奠基在追求團隊利益的分工之上

團隊中的成員各司其職,發揮所長彼此支援,這時個人專業能力和工作表現就成了搭建穩固人際關係網絡的關鍵因素;此外還要加上「競爭」、「階級」、「政治」等職場因素,這也使得在工作場合中的人際關係相對校原來的複雜。

  • 心態調整

既然職場的人際關係是奠基在個人專業能力和工作表現之上,那麼比起四處跟同事攀關係、找話題硬聊,更關鍵的應該是設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讓自己更有「被利用的價值」;當我們對別人有價值,能解決他人的問題,主管與同事交辦事情時能信任我們,這樣的互動關係才會穩固,並進而發展成真正的友誼。

因此積極參與培訓和進修,持續學習新知識和技能,保持專業水準,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這些都是讓自己始終處於競爭的前沿的必須做法。

再來是學會「真正的」團隊合作與分享,在校園裡,可能更多是獨立學習和個人成就。但在職場中,團隊合作和分享是至關重要的。建議可以積極參與組織中的團隊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資源和知識。通過團隊合作,你可以建立更廣泛的人際網絡,並增加在職場中的影響力和可信度。

最後要注意辦公室政治,它在職場中是不可忽視的現實且影響深遠,所以新鮮人要學會觀察和快速理解公司內部的權力結構和人際動態;謹慎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盡量避免捲入不必要的紛爭,如已身處在明顯的鬥爭中在處理公事時也要保持專業和客觀。

(延伸閱讀:要搞定行政工作一定要先搞懂這件事:「辦公室政治學」!)

學會「真正的」團隊合作有助職場人際關係

結語:為你的迷茫展開行動

多數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並不會認真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沒有為進入職場而盡早培養自己的能力,難免在踏入職場時一陣手忙腳亂,或是不確定這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喜不喜歡,於是就陷入一種迷茫之中。

迷茫並不可怕,它是我們對未知狀態的一種常態,真正可怕的是在迷茫時的不作為與視若無睹!

目標、責任、時間、壓力到人際關係,這是我從工作經歷中,所體認到的從校園到職場時必須調整心態來面對的5個重要的思維面向,我們可以從這個5個方面先進行一些行動,收集資訊多了解所處行業領域、所任職的公司單位,需要什麼專業能力、商業模式、組織結構和人事架構、理解職場的溝通文化和適應職場的溝通方式等等。

經由持續的、自主的學習來提升個人能力,以順應職位的發展,邁向更成功的職涯!

你適應屆畢業生嗎?你對未來的職場生活是否有清晰的藍圖?文章中的5個面向你有哪幾項還沒調整好呢?如果你有關職場、行政工作的各種意見,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