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找朋友是自己太過天真!職場是大家討生活的地方,自己的真心誠意是不是真的得不到回報呢?掌握「深入了解自己」、「學會有效溝通」、「保持舒適距離」、「互會讓利」和「強化專業能力」5個關鍵思維,經營職場人際關係就能無往不利!

職場沒友誼?出社會就沒朋友?5個關鍵思維讓你知道如何經營職場人際關係!

職場能有友誼嗎

辦公室工讀的小妹將在6月畢業,我問她,對於將要脫離學生身分進入社會開始工作有什麼感覺?

她說對於要進入職場她感到非常的焦慮和不安,因為她認為自己的個性是喜歡交朋友的;在學校時,幾個好朋友一起住宿、一起分組做報告、一起出遊、參加社團或是各種活動,她很喜歡這種大家一起的感覺。

在她認知裡,開始工作後凡事都只能靠自己了,職場上沒有「朋友」這回事,大家都是上班時頂多講公事,下班就最好不聯絡。

她悄悄的跟我說,根據她在辦公室工讀這幾年的觀察,我們單位的同事間也確實沒有可以讓她稱得上是「朋友」的人際關係,每個人早上來上班打個招呼就開始忙自己的事,就算午餐或是休息的時候聊天,也都僅止於表面的話題。

(延伸閱讀:1張照片、4個教育訓練項目讓你秒懂學校行政助理的工作實況)

她聽已經畢業在銀行工作的學姊說,在職場上最好不要花心思交朋友,因為沒有人會真心誠意,誰不是為了生活才不得不出現在這裡(辦公室),妳在那邊掏心掏肺人家還覺得莫名其妙咧!

說到這裡,工讀生小妹突然反問我,像我已經在各種職場混跡多年,是不是也認為到了職場就是要轉變心態,好好工作把心力放在升職加薪上,不要再浪費時間心力去交朋友?

在職場找朋友是自己太過天真!職場是大家討生活的地方,自己的真心誠意是不是真的得不到回報呢?掌握「深入了解自己」、「學會有效溝通」、「保持舒適距離」、「互會讓利」和「強化專業能力」5個關鍵思維,經營職場人際關係就能無往不利!
職場沒朋友,只能靠自己?

我一時之間也不太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覺得職場相較於校園確實是必較難發產出友誼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又認為,真實場景中好像也沒她認定的那麼絕對。

所以當下只是模稜兩可的說「應該還好吧,不用擔心那麼多啦」敷衍的帶過這個話題!

不過這個問題並沒有從我心中消散,我試著理清自己的想法,於是讀了幾篇網路上的職場文章,想看看專家們怎麼看待職場的人際關係。

多數內容確實都在勸人不要在工作場合交朋友,或是不要抱著交朋友的心態經營職場人際關係,正所謂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

總結各家觀點,重點就是大家上班、工作都是去謀「利」的,如果只有我們懷抱著誠意在與人交往,有很大的可能會被背叛出賣,受傷難過的都是自己!

我回想從開始工作到現在10多年的時間,有沒有在哪個職場交到「朋友」;大家真的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工作,彼此之間也是流於表面的應付而已嗎?

(延伸閱讀:我是如何進到一所國立大學工作:文科男的工作歷程)

經過反覆的思考並且參考了一些書籍,我得到了一些結論,如果你正苦惱於職場的人際關係經營,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為什麼要社交

先問一個問題,你現在正在做的這份工作如果只有你一個人進行, 可以產出什麼成果?

我很喜歡看緯來日本台裡一個人在深山中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的節目;或是旅遊頻道裡在荒野獨自求生的實境節目,感覺這種生活方式有一種遺世獨立的恬適,令人嚮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zE2mR58TY

然而撇開節目中的那些特例,人類在正常狀況下都是透過社交和其他人緊密連結的,不管在學校、職場通常都是一群人一起學習和工作。

為什麼一定要社交?學者說我們祖先的預設模式就是團結在一起,原因一點都不特別純粹是這樣比較容易活下去

哈拉瑞在《人類大命運》中闡述智人之所以得以統治地球,是因為智人是唯一可以「大規模地」且「靈活地」合作的物種。

在「認知革命」之後智人有了想像的能力,因此可以建構一個故事並賦予這些故事意義;溝通能力則讓這些意義滲透入群體中,「故事」就像膠水一樣把我們的老祖宗們一個一個黏起來,為了特定目標(捕獵一頭猛瑪象或是長在樹頂的果子)建立合作網路。

《當我們一起》這本探討現代人「孤獨」問題的著作也提到在演化作用下,人類變得傾向於合作,因為合作可以帶來優勢(守望相助以對抗狼群或劍齒虎),為未來做計劃,分工也變得可行。

作者說「地球上只有人類這種動物,會想要和其他人分享腦袋裡的想法,即使不會馬上得到任何好處。」資訊交流可以幫助我們達成共識、更了解彼此(主要目標是什麼),這有利於更長遠的合作與效能。

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連結也可以提高人類創新的頻率,使部落發揮創造力。

透過互相合作,古代的人類解決了無法單獨解決的技術性問題。當他們彼此分享新發現,就把所知散播出去,進而加以提升。

祖先的預設模式就是團結在一起

我們現在當然不用再時時擔心會被劍齒虎吃掉,不過分工合作仍然是維持整個社會運作讓文明進步的核心力量。

回到剛剛那個問題,現在做的這份工作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可以產出什麼成果?

馬斯克再聰明也無法一個人造出一輛電動車或是一艘太空船;iPhone也不是賈伯斯一個人製造出來的。

人際關係在職場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在職場中為了達成共同的目標,任何個體通常都需要和其他人協同合作,至少我還沒聽過有哪個工作是不會有「同事」的

就算是工作地點不受限的自由工作者,即便不用每天面對主管同事,但因為接案的性質,還是免不了要和顧客、其他的工作團隊進行溝通往來,所以人際關係的經營還是免不了的課題。

職場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直接的影響到我們的工作表現和職涯發展;就算你是具有出色技能的專業人士,如果無法與同事、上司或下屬建立良好的關係,很可能會在發揮潛力上遇到阻礙,進而影響整個團隊的效能。

職場當然是競爭激烈的環境,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更要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來為職涯提供長遠的支持,說白一點就是「打好關係,鋪好後路」

這些關係可能是我們在尋求新機會時的推薦信、是在困境時的支持和理解,更是在面對各種挑戰時的合作夥伴。

因此,懂得經營人際關係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職涯策略。

經營職場人際關係的5個關鍵思維

深入了解自己

深入了解自己也就是「自我認知」:對自己的喜好、能力、個性、興趣、需要、行為及心理狀態的認識和了解。

想認識別人之前,先好好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使我們能反思和理解自己的行為、情感和思想,進而避免風險,不陷入自己所無法處理的事態裡面;也避免鑽牛角尖,讓自己陷在內耗、後悔和沮喪之中

「認識自己」是一個宏大的課題,可能需要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來修習這門課,甚至終其一生或許都無法真正的認識自己。

然而,在經營人際關係這個層面,我們暫且不用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的喜惡、知道自己在職場追求的目標、知道自己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能付出什麼、也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動搖、違背的原則和不能被侵犯的底線。

如此一來,才會清楚的感知哪個同事的價值觀是和自己相近;哪個同事是若非必要不想跟他有交集;會不會強迫自己為了融入環境而與不喜歡的人打交道等等,逐漸發展出專屬自己的職場人際關係地圖。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尤其是在工作場合能遇到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事是相當幸運的;但在這之前,我們要先知道自己的「道」是什麼?

理解自己的價值觀,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要和別人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同時也能找到共事的夥伴,建立起基於共同價值觀的穩固關係

學會有效溝通

「溝通」簡單說就是「以語言文字或肢體動作交流訊息,以達成某種目的的方式。」

會溝通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功

透過非言語的傳達和準確的言語表達,我們能夠更有效的與他人溝通,當訊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對所溝通訊息的理解是一致、準確、無誤的時候,才能稱作是一次有效的溝通,有效溝通是建立強而有力的人際關係的基礎。

(延伸閱讀:與主管有效溝通:要從心開始!)

非言語溝通

非言語溝通就是通過身體語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等方式進行的信息傳遞;當一個空間裡有「我」和「別人」時,非語言溝通就已開始,並且持續存在。肢體語言有時能夠傳達出比言語更豐富和真實的信息,因此在與同事、主管或客戶的來往交流中,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

姿勢和動作會直接影響到他人對我們的印象,站姿端正、挺拔,不僅顯示出自信,還能讓我們顯得更加專業;適時的手勢和動作能夠加強言語信息,使溝通更加生動有趣。

握手、擁抱、搭肩等行為多數時是友好的表示,但還是要考量對方的性別、感受以及在的場合注意拿捏分寸。

表情和眼神交流也是非言語溝通中別具意義的部分;微笑傳達善意,能夠營造融洽的氛圍,增進與他人的好感;適時的眼神交流則是建立信任和連結的重要方式,透過注視對方的眼睛,能夠表現出誠意和專注。

言語溝通

言語溝通是我們日常職場交流中最常用的方式,精確清晰的表達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前提;避免冗贅、不必要、模糊或歧義的言辭,用詞要精準讓訊息能夠更迅速的被理解。

再來,要根據場合、對方的身份和情境,調整語言風格,保持尊重和禮貌;該說話時清楚俐落的表達,不該說話時就閉上嘴吧好好的聽人家說;自顧自的侃侃而談和頻繁打斷別人說話,都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行為。

最後是盡量避免使用負面詞語和批評性的言辭,選擇積極鼓勵和讚美的語氣不僅能夠建立愉悅的溝通氛圍,還能夠得到對方善意的回饋提高合作的效果。

無論是非言語溝通還是言語溝通,都是經營職涯的關鍵,融合這兩者隨時調整溝通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溝通的雙向流動,建立起強大的職場人際網絡。

保持舒適的距離

保持舒適的距離有兩個層面的意義,一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空間上的距離;另外則是指情感上的距離。

跟人相處要注意保持距離

根據研究每個人在私人空間概念裡,可劃分為0~46公分的親密距離;46~120公分是個人距離和120~360公分的社交距離

當我們在擠滿人的公車裡因為被迫讓陌生人進入親密範圍區內,所以會覺得尷尬不舒服。

在辦公室裡也應該注意每個同事能接受的「距離」;原則上,不管你和這位同事有多熟,和對方維持在100公分以上的社交距離是安全的作法

不過也會有特殊情況,像我的辦公室裡就有戴助聽器的同事,和他交談時就必須拉近社交距離讓他可以「看見」說話者的嘴型以此輔助他理解內容。

至於情感上舒適的距離,則要依靠我們觀察力,去察覺辦公室的氛圍如何藉此展現相應的人際交往行為。

例如,你的性格外向又熱情,喜歡和人分享生活瑣事,但是工作場合的氣氛是嚴肅保守的,同事之間的往來也僅止於公領域或是禮貌性的問候,那就不要把個人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滿腔熱情的四處分享自己的私生活。

不論是肢體的距離或是情感上的距離,該親密該疏離該如何拿捏,考驗著我們對人的敏銳度;保險作法是先跟每一個同事保持專業、和善、友好的態度,再看情況來發展彼此的關係。

要互惠與讓利

我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只要有人先幫助過我們,我們就會「想要回報」他們,而且不管他給予的幫助有多麼的渺小,都會在我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讓我們在日後會更輕易的答應對方的請求。

「互惠」有助於拓展人際關係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互惠原則」,在《影響力》這本書更將「互惠原則」列為影響和說服他人的重要原則之一,也是商人常用來讓消費者掉入消費陷阱的工具。

在職場上對同事略施小惠,像是影印資料、倒水、帶杯咖啡、提供文具等等,這些舉手之勞會成為我們和對方情感連結的橋樑;至少在我的經歷裡,不論多冷漠乖僻的同事,也承受不住恩惠的壓力,最終不再拒人千里之外!

所以,在工作之餘也留意一下同事有沒有什麼需要「一臂之力」的地方,提供協助,不僅讓他能感受到關愛也是開啟你們互動的契機。

同樣的,「讓利」也是使用「利他」增進職場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

商業中的讓利是指商家減少產品銷售利潤為代價,讓顧客在購買這項產品時得到更多的優惠;人際關係中的讓利,是把原本屬於自己的光芒,分享給團隊的其他人。

最近奧斯卡獎剛結束,幾乎所有的得獎者在致詞時都會提到感謝製作該電影的團隊成員,這就是一種職場上的讓利。

強化個人專業力

不可否認,在職場中,個人實力是以「利用價值」來衡量的,也就是我們是否可以用某項專業能力服務他人,為他人帶來好處。

(延伸閱讀:行政工作必備3項技能展現專業讓你在職場無可取代!)

持續升個人專業能力,就是在為自已的利用價值增值;有了被利用的價值,他人在有需要時就會和我們建立連結,因為我們身上有他需要的東西。

當我們夠有價值,就能開拓人脈

人際關係的基礎就在於價值的潛在交換,有能力就代表你有價值,「交情」就是彼此認可對方的價值;今天你助我一臂之力,明天我就可能為你兩肋插刀!

這樣看待人與人的交際往來或許很功利,實則相當務實;不然可以回想一下至今為止和我們親近有交情的那些人,哪個不是交換價值來的?

那怕只是像介紹辦公室附近有什麼美食或是人氣店家這種生活中的小事,那也是一種價值提供。

體現在職場中,當然就是個人專業能力是不是強大到可以為他人所用;當我們具備專業技能和知識,就能獲得同事和主管的信任,有信任感才會更願意與我們合作和交流。

專業能力夠強大,通過專業共鳴就能在團隊討論時展現自己的見解、洞察,也有助於與同事溝通、合作;面對困難與問題時,專業知能讓我們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成為團隊中的可靠資源,無形間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這種尊重和認可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氛圍,促進團隊合作,並有助於增進我們職場人際關係。

職場能交朋友嗎

回到工讀生小妹的問題—職場能交到朋友嗎?

先說結論,我認為在職場上與人交往,應該抱持「交朋友」的開放態度;但不以「交到朋友」為唯一目標。

有沒有朋友,要先問問自己對「朋友」定義;對我來說,在現在和過往的職場中,懷抱善意對我提供過協助的任何人都是我的朋友,也因此我會在他們有需要而我又能力可及時提供我的價值給他們!

至於在通訊軟體上有沒有互加好友、有沒有互相關注、會不會在對方的網美照底下按讚、能不能在下班時互訴人生甘苦順便小酌兩杯,這都不是我確認友誼的重點。

這樣好像有點亂認「朋友」,會不會改天突然被「朋友」捅刀、背鍋和出賣啊!我是覺得這份擔憂可以先收起來。

(延伸閱讀:3個心理建設,小助理面對職場甩鍋不驚慌!)

仔細想想被朋友背叛這種戲碼,也不是只有在職場才會發生,重點應該是在我們若到這種人際關係危機後,該從中學習與成長,而不是因噎廢食每天板著一張「生人勿近」的臉上班。

上面提到的5個經營職場人際關係的關鍵思維,不也就是日常生活中交朋友時該注意的地方嗎?

總之,不論是不是在職場,只要與人交往,和談得上心的成為至交;和聊得一般的保持友好,點頭微笑;向幫助我們並值得欽佩的人表示真誠的感謝與欣賞;對需要幫忙的,鼓勵打氣,在能力範圍內拉他一把,這樣做準能收穫一段美好良善的人際關係。

職場人際關係的經營不僅僅是為了短期的利益,更是為了建立一個長遠的支持體系,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人際互動的機會,持續學習和專業發展才能夠共同編織出一幅豐富多彩的職涯圖景,實現個人和團隊的共同目標!

你在職場中有朋友嗎?你也認為職場不是交朋友的地方嗎?對人際關係的經營有什麼想法嗎?都歡迎在留言處交流討論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