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意識抬頭,現代社會人際往來要多點心思,大家都是來討口飯吃求生存,沒必要因為一時的失言舉措,換來人品的負面評價,甚至連工作都丟了!遵循4個原則,管理好自己的言行,拒絕成為職場性騷嫌疑人!

4個原則,管理好自己的言行,拒絕成為職場性騷嫌疑人

#MeToo

近期台灣的 #MeToo運動從政治界延燒到藝文、教育等領域,最終在演藝圈炸出了核彈級的震撼結果!

多位家喻戶曉的一線男星,紛紛人設翻車,黑歷史一一被爆出,其中各種被爆料的涉及侵害人權的行為舉止,更讓在螢幕前的我們看的是琛目結舌!

因為本身並非兩性平權運動的熱切投入或研究者,所以在事件一開始我其實也是抱持看新聞怎麼發展的吃瓜心態,對於 #MeToo運動這個社會運動當然也存在很多保守、甚至錯誤的既定觀念。

像是一個最常被提及的問題:為什麼受到侵害的當下不說呢?時隔多年現在才跳出來控訴?現在這樣做了,不管爆料者是不是有這個意思,都勢必會傷害到無辜的關係人,這樣真的對嗎?

不過,生活在資訊快速流通的現代社會好處之一,就是只要有心,就能搜尋到想知道的各類訊息並透過各種載體學習到更趨正確的知識。

以認識 #MeToo運動這個目的出發,除了維基百科,以下兩個頻道所製作的內容我也從中得到一些啟發,不僅對這個追求正義的社會運動有更為清晰的輪廓,也更新了許多既定的觀念:

雖說對運動整體有更全面的認識,但是其中對於事實查證的部分,還是需要我再花些時間去理解和消化的。

 #MeToo運動運動鼓勵任何人在受到不正當對待後,繞過得既有的法律途徑,藉由社群媒體的各種管道分享個人遭遇。

既然是繞過的法律,那就代表他們的故事就沒有具備法律所認可的真實性,真假未明下就把細節公之於世,如此一來是不是有淪為暴民審判、網路公審的問題?

沒有法律根據的事實是可信的嗎?

工作將近20年來,該說是幸運還是潔身自愛有成,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被人公開(私下也沒有)控訴我的慘事發生!

即便如此還是發生過一次被誤解的尷尬情況,發生在我剛成為書店小店員,對工作內容和社會百態還在摸索的的時候。

(延伸閱讀:我是如何進到一所國立大學工作:文科男的工作歷程)

那時剛進書店工作,店長為了讓我能快速的了解書店的運作模式與銷售情形,特地帶我去拜訪一家大型出版社洽談一次合作活動。

來到出版社的會客室,對方一男一女已在等候我們;男的是該公司區經理統籌這次的合作案;女的是業務助理負責實際執行這整個方案。

因為我原本就是來見習的,對整件事還一知半解,所以討論過程當然就由店長主導,我就在旁邊筆記做個簡單的會議紀錄。

(延伸閱讀:行政工作要做好,動手筆記不可少:工作筆記的 3 大功能,讓你工作更EASY!)

就在一次我從筆記本抬頭望向那位女性業務助理時,我發現她白襯衫領子處似乎滴到咖啡或是墨漬,我先是愣了一下,想說她這樣也太尷尬了吧!然後以下幾件事就在不到2秒鐘的時間內接連發生:

1.我考慮著需要提醒她衣服弄髒了嗎?

2.我意識到我正盯著人家的領口看。

3.對方感受到我的視線,伸手整了整衣領。

從她整理衣領的動作,我知道她很大的機率誤會什麼了

第一時間我差點脫口而出向她解釋,但考量到當下的情況,如果忽然插出公事內容開始解釋真的太過突兀,於是只好作罷。

直到整場會談結束,那位業務助理都沒再正眼看過我這邊,我知道已經帶給對方不好的感受,但那股歉疚也只能放在心中,除此之外,就只能任憑她持續對我的誤解了!

雖說 #MeToo運動不需要經過法律的驗證,然而,法律對多數人來說仍舊是再職場上免受侵擾及爭取自己權益的底線。

大家常聽到的性平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 《性騷擾防治法》在一定程度上劃分出兩性相處時應該遵守的範圍界線;超出這條線而讓人感到不舒服,覺得被冒犯、被侮辱的言行舉止就是性騷擾。

對於在職場上如何報護自己以及被騷擾後如何自救等,已經有許多文章及資料可依循及參考。

拒絕成為職場性騷嫌疑人

這邊我想換個角度,列出在言、行兩方面的幾個注意的原則,以提醒在職場上奉公守法行禮如儀的夥伴們,在活絡辦公室人際關係的同時,也要謹守應有分際。

既然我們沒有騷擾別人的意思,那說出口的話和做出來的動作就不要有讓人誤讀的空間,進而產生不必要的紛擾。

在職場上,和專業能力同等重要的是「人品」,更精準的說,是在同個工作領域中的其他人(老闆、主管、同事、客戶)對我們的評價。

同事間相處的分際影響的別人對我們的評價

別人認為我們是怎樣的人,會影響著他們對待我們的方式;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則影響著我們在這個工作的群體中會過得如何。

假設因為自己一時不恰當的言行(像前面我在書店的例子),被人暗暗的評價為品行操守有瑕疵,別說之後職涯的發展可能,情節太過嚴重可能連工作的存續都會是個大難題了。

此外要特別說明,基於現在社會上常見的職場性騷擾態樣為男→女,所以這篇文章的以建議男性同胞出發,但不表示職場性騷擾就「只會」發生在這個單一情況。

4個言行管理原則

言:說出口的話是潑出去的水

原則一:幽默要能自制

幽默的談吐在人際關係中絕對是加分的特質,它可以在職場中建立輕鬆的氛圍,讓人樂於與我們親近。

如何表現幽默感可以是一個複雜而專業的課題;說笑話、開玩笑是一般常見的形式,只是,在說笑話和開玩笑時,我們千萬要注意這些話題不會觸犯他人的底線造成不舒服的感受。

比方說,當過兵或是讀過男校的人就能理解,講黃色笑話對於增進同儕認同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在多數情況下(而非絕對如此,還是要注意個體的不同)帶點顏色的笑話如果是在都為男性的場合,被接受的程度通常比較高。

當兵時說說黃色笑話是很常發生的

不過工作的場所很少只會有單一性別的情形,特別是行政工作多為女性工作人員;如果有女性在場,不論我們認為平時這個女同事的作風有多開放、性格有多豪爽,都建議避免以「性」為主題的說笑,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別人的底線在哪

再來,像是對某一性別進行貶低、刻板或歧視性的評論也要避免,如果真的因為自身遭遇有感而發,那也別在工作場合高談闊論,下班後,找個沒有利害關係的知心好友小酌兩杯,吐吐苦水就算了。

(延伸閱讀:職場上主動多做事,要多點心眼?主動多做事對職涯的 4個好處、要留心的6項細節!讓你避免職場紛爭,贏得長官青睞。)

另外要注意的是,因為通訊軟體的普遍化,為了聯絡方便,職場同事們不論彼此間熟不熟常組成各種群組。

我們在這些虛擬空間的發言也要特別小心,因為文字的對談沒辦法感受到對方的語氣、態度,因此可能導致原本一句輕鬆的玩笑話很有可能解讀不同就此擦槍走火。

除了文字,在分享自覺「很有趣」的圖片、影音時,還是在多想想自己和對方交情是不是足夠深厚到他能理解並接受這樣的幽默。

原則二:讚美要有分寸

對人說好話、不另於讚美他人是增進職場人際關係的一項利器。對別人表示欣賞是友善的表現,除了帶給人親切感外, 也會讓對方感到備受重視和喜愛。

不過在讚美人時有兩個條件要素要格外留心;一是對方是不是欣然接受我們讚美的言詞,與彼此的交情、交往形式等緊密相關;如果不是那麼熟悉的對象,對於我們釋出的善意,對方無法Get到,即便是讚美的詞語也都有騷擾的嫌疑了。

二是在職場上如果想藉由「讚美」來凝聚與同事間的情誼,那麼讚美一個人的「行為」,會比讚美人「本身」還要恰當。

讚美一個人可以有很多面向,從外貌、穿著、打扮、行事風格和談吐等等,都可以是被讚美的地方。

如果我們的讚美只專注在對方的外貌,特別是男對女的情況下,頻率過高的讚美女同事「你今天好漂亮!」、「你身材很好!」等,基於上一個原則,對方如果不想或不能接受到這個善意,這些讚美的詞語聽起來就是一種騷擾。

讚美一個人的「行為」,會比讚美人「本身」恰當

因為對女性而言,基於先天生理上的弱勢,當交情不親密的男性主動表達對她外貌關注,就是一件令人感到恐懼的事—矮額,原來這個人在上班的時候一直在觀察我,好可怕喔!

所以,當我們要讚美時,比較恰當的方式是針對對方某個特殊或良好的行為表現,表達出我們欣賞這個行為的具體理由,不只會讓我們的讚美顯得更真誠可信,也會讓人覺得你的欣賞是發自內心。

行:保持距離是應有的尊重

原則三:拒絕多餘的肢體接觸

我們都有過在擁擠的車廂裡和陌生人摩肩擦踵的經驗,雖非出於不得已,但和毫無所識的陌生人維持一段時間的緊緊相依狀態,還是讓我們感到極度的不自在。

在職場上和同事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要避免被人誤解我們的行為,最高守則就是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

毛手毛腳、親吻、擁抱、碰胸摸臀這一類極端行為就別多提了,一但做了,等於是給自己的職涯發展畫下句點。

如果像是職場中常見的打氣動作:握手、擊掌、拍肩和碰拳之類的,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團隊夥伴間的情誼,但還是謹慎為之;對於交情不到那程度的同事,還是謹守該有的距離,改以微笑、口語鼓勵為宜

我們該特別注意的,是那種不經意發生的肢體碰觸

職場上不該有的肢體接觸都應該避免

曾聽有女同事跟我抱怨被送貨員吃豆腐,因為那位送貨員在把東西交給那位女同事時碰到了她的手指頭,而這種觸感讓她覺得不舒服。

我不確定這位送貨員是不是有意為之,但從此之後,只要是從女性同仁手中接過物品,在確認這個物品不能維持一個適當距離就完成交接的話(有點重量的箱子、檔案夾或是比較小的物品),都會請對方先放下我再去拿起來。

另外像是開會前我比較早到會議室,如果發現已經有女同事在場,不管熟不熟,我就會去把會議室的門打開,避免形成只有我們兩人相處的密閉空間;同時會選個隔了一點距離的位子,杜絕所有被後來的人產生遐想的因素。

原則四:管好我們的視線

最後就是要做好「視線管理」,視覺幫助我們感知外界物體大小、明暗、顏色、動靜各種訊息;有研究表明人對於「被盯著看」是很敏感的,即使我們沒有明確的看到有人在看我們,我們也可以「感覺到」有人在看我們;由此可見「眼神接觸」的重要不亞於「肢體接觸」

雖說和人交談時適當的眼神接觸是一種禮貌的表現,但隨意盯著人看甚至把人從頭到腳的掃視,都會像前面我提過的親身經歷一樣引起對方的不適與不快,所以請管理好自己的眼睛,不該亂瞟的場合和時機,就讓自己的視線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

結語

幾年前我要從書店跳槽到一所高職當代課老師時,身邊就有不少人替我和老婆捏把冷汗,理由是現在的年輕小妹妹思想前衛、作風又大膽,我傻頭愣腦的一個老實人,不好說會惹上什麼讓我身敗名裂的腥聞

事實證明,當時確實有幾位男同事還真的陷入深淵,不僅丟了工作還官司纏身,而我則在2年半後安然的全身而退。

轉至現在的行政工作,不知是否因為社會的刻板印象所致,以至於身邊的工作夥伴也都以女性居多,我也遵守上述的言行原則,在維持和樂的工作環境的前提下,保持讓雙方都感到舒適與放心的安全距離。

(延伸閱讀:大學系辦工作內容解密)

一言以蔽之,就是尊重而已。

尊重每個人的多樣性背景和觀點,不要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他人;避免在職場中使用可能引起誤解或冒犯他人的言語,並以平等和包容的態度看待每個人的能力和貢獻。

尊重個人空間:避免侵入他人的私人空間或進行不適當的肢體接觸,維持適當的距離,並且不要對他人進行不恰當的觸摸或舉動。

另外我們也該在平時學習職場溝通技巧,以確保我們的想法和信息能夠清晰的傳達給其他人,避免產生誤解。

這篇文章提到的作法看起來都是有點多此一舉的小細節,但是就是這些小細節決定了別人對我們評價,決定了我們在單位能否與同事共建一個和樂舒服的菇做環境,因此不可不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